1.芙蓉楼送辛渐是谁送谁?

2.王昌龄写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意

3.芙蓉楼送辛渐全诗

_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

一、原文

芙蓉楼送辛渐(唐?王昌龄)

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
这是一首送别诗,七言绝句。该诗的构思新颖,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,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。

二、背景

这首诗大约作于二十九年以后。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(今南京市)丞任,辛渐是他的朋友,这次拟由润州渡江,取道扬州,北上洛阳。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,然后在此分手。这诗原题共两首,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。另一首为“丹阳城南秋海阴,丹阳城北楚云深。高楼送客不能醉,寂寂寒江明月心。”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。

三、理解

昨天晚上,秋冬时节刺骨的寒雨连绵不绝下个不停,雨和江水混在一起,分不清哪里是雨,哪里是江,这个季节的雨也分外的让人感到寒冷。

黎明时分,我把好友辛渐送走,留下我一个人独自飘零。好友的离开使我更加孤单,就连眼前的楚山也物随人心,显得那么的形单影孤。

辛渐离开时,我对他讲,远在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的话,就说是我的心地依旧纯洁如晶莹剔透冰心一样,藏在玉壶当中,不受当前官场的污染。

四、升华

六朝刘宋时期,诗人曾用“清如玉壶冰”《代白头吟》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。唐朝宰相姚崇、盛唐诗人王维、崔颢、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,推崇光明磊落、表里澄澈的品格。诗人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,有异曲同工之效,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,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、坚持操守的信念,是大有深意的。

据载,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,“谤议沸腾,两窜遐荒”,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,从岭南归来后,他被任为江宁丞,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,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毁的恶劣环境之中。

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,也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,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,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。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、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,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。

芙蓉楼送辛渐是谁送谁?

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,我来到吴地,早晨送友人离去后,只剩下楚山的孤影在远处。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近况,就说我依然像玉壶一样高洁。诗人心语辛渐是我的朋友,这次他将由润州渡江,取道扬州,北上洛阳。我陪他从江宁到润州,然后在此离别。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,我不知如何带去对洛阳亲友的思念,只能用我从清澈无瑕、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_的冰心来告慰友人,这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传递我的深情。来源:作文周刊·小学四年级版

王昌龄写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意

《芙蓉楼送辛渐》是诗的作者王昌龄送他的朋友辛渐。

全文:

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
译文:

迷蒙的烟雨,连夜洒遍吴地江天;清晨送走你,孤对楚山离愁无限!

朋友啊,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;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,坚守信念!

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(742年),王昌龄当时为江宁(今江苏南京)丞。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,这次拟由润州渡江,取道扬州,北上洛阳。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(今江苏镇江),然后在此分手。此诗原题共两首,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,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。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芙蓉楼送辛渐全诗

译文

迷蒙的烟雨,连夜洒遍吴地江天;清晨送走你,孤对楚山离愁无限!

朋友啊,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;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,坚守信念!

注释

芙蓉楼:原名西北楼,在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西北。登临可以俯瞰长江,遥望江北。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,东北滨长江,大运河斜贯,属镇江市。辛渐:诗人的一位朋友。

寒雨:秋冬时节的冷雨。连江: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,形容雨很大。吴:古代国名,这里泛指江苏南部、浙江北部一带。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。

平明:天亮的时候。客:指作者的好友辛渐。楚山:楚地的山。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,因为古代吴、楚先后统治过这里,所以吴、楚可以通称。孤:独自,孤单一人。

洛阳:现位于河南省西部、黄河南岸。

冰心,比喻纯洁的心。玉壶,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,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。

芙 蓉 楼 送 辛 渐

王昌龄

寒雨连江度入吴,

平明送客楚山孤②。

洛阳亲友如相问,

一片冰心在玉壶③。

[作者简介]

王昌龄(?~约756) 唐代诗人。字少伯。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十五年 (727)登进士第,任秘书省校书郎。曾与孟浩然交游,"二人数年同笔砚"(孟浩然《送王昌龄之岭南》)。二十二年,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,授□水(今河南巩县东北)县尉。二十七年,因事被贬谪岭南,途经襄阳时,孟浩然有诗送他(《送王昌龄之岭南》)。经湖南岳阳,他有送李白诗《巴陵送李十二》。次年,他由岭南北返长安,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(今江苏南京)县丞。世称王江宁。在江宁数年,又受谤毁,被贬为龙标(今湖南黔阳)县尉。李白有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诗,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。安史乱起,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,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。

[注释]

①芙蓉楼: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。辛渐:王昌龄的朋友。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。

②“寒雨”二句的意思是说:昨夜下了一场秋雨,水涨江满;天亮时送你回洛阳,远望你将行经的楚地,使我感到孤独。寒雨:秋雨。连江:满江。夜入吴:夜晚秋雨入镇江。镇江属吴地,故说“夜入吴”。平明:天刚亮。客:指辛渐。楚山:指辛渐将行经的楚地。

③“洛阳”二句的意思是说: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,你就告诉他们: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。

[译诗]

昨夜,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,

今晨,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。

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,

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,装在洁白的玉壶中。

[赏析]

这是一首送别诗。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,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。二句中的“平明”点明送客的时间;“楚山孤”,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,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。三、四句,写的是自己,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。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,辛渐返乡,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,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:“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,你就说,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,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。”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。构思新颖,委屈、怨恨之情含而不露。

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是诗眼,但历来人们都认为“玉壶”与“冰心”一样,都指人的品德美好,这不符合实际。“玉壶”具有多义性,它可以指洒壶、月亮、灯、滴漏等。把“玉壶”解释为酒壶,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,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。全诗音调谐美,诗风沉郁,又用问答形式,别开生面。